首页 > 科普 > 养生

肥仔瘦仔,异“糖经”

| 网络转载

  肥胖的2型的糖尿病患者和消瘦型的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用药方案上有什么不同呢?

  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华章教授做客家庭医生在线访谈节目中指出“要根据不同病人的特点来用药”。

  杨教授解析现在的糖尿病治疗指南,对于肥胖类型的患者一开始用药物治疗当中,把二甲双胍放在第一线。在中国最新版的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提到,初诊的糖尿病病人诊断了,如果是肥胖,体重指数在23以上,在生活方式干预的时候先用二甲双胍。三个月以后,血糖没有达到正常值,再加追另外的降糖药物联合治疗。再过三个月, 假如血糖还是不达标,就应运用基础胰岛素进行治疗,尽快使血糖达标。

  但是对于非肥胖型的患者,杨教授说,二甲双胍类药物就没有跟其他类型的口服降糖药物分别开来了,而是同时跟其他口服降糖药物同时运用。意思是诊断的糖尿病病人的体重指数在23以下,则生活方式干预跟五大种类的口服降糖药物的任何一种,或者是一种以上共同治疗。三个月以后,血糖不达标,就要加入基础胰岛素治疗。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指导医生:

杨华章

广东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教授  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
诊治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如糖尿病、低血糖症、肥胖症、高脂血症、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垂体疾病、肾上腺... [详细]

上一篇:偏瘦的男人容易骨质疏松

下一篇:晚上躺在床上看书报易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