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心理

80后成离婚潮主力?盘点80后离婚的6种原因

| 网络转载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对待婚姻就像冰箱,坏了就反复地修,总想着把冰箱修好。不像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坏了就总想换掉。”这是电影《失恋33天》里面一句经典台词。这句话也从侧面道出了如今年轻人对婚姻的心态。

数据显示,桐庐县2013年结婚的有3815对,离婚的有1150对,离婚率为30.1%;2014年结婚3907对,离婚1233对,离婚率为31.6%;而2015年截至5月底,结婚1375对,离婚的则有492对,离婚率为35.8%。而2005年桐庐县结婚2710对,离婚578对,离婚率仅为21.3%,相比较后可以看到,离婚率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在其中离婚的人群中,2010年80后只占了30%,而2014年则占到了40%~50%,几乎占据了一半。

那么1980年至1989年出生的80后,为何会变得如此“冲动”,成为了离婚潮的主力呢?

家长催婚,了解不够

“读书的时候,大人时刻叮咛着不要谈恋爱,要以学业为主,但是一毕业,他们都想着要我找个男朋友回家,考虑结婚的事情。几年过去,当我说没有对象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张罗着给我相亲。”晓琳告诉笔者,“相了几个后,发现感觉还不错,也就这样在一起了。几乎没有什么感情基础,但真的在一起相处之后发现两个人并不合适。”

像晓琳这样的情况很是多见,其实“一见钟情”的爱情,我们都曾所梦想过,但是毕竟是少数。婚姻是神圣的,在你确定要结婚前,都需要互相了解,建立深厚的感情基础,由爱情变为亲情,这样的婚姻才会坚实,经得起风雨。

未婚先孕,为了孩子而结婚

“试婚”越来越流行。在中国的儒家文化里,是被谴责的,因为它挑战了婚姻的严肃性,也同样抛弃了性道德。但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年轻人却热衷于此呢?很多年轻人这样说:大家都是年轻人,在结婚前生活一个阶段,可以更好地彼此了解,相互适应,婚后就少了磨合期了啊,如果不合适,就可以不结婚。

“试婚”的出现,也是80后思想观念开放的产物。而孩子的出现,则是意外了。本来只是“试婚”,一旦有了孩子,大多人则会为了孩子而真正结婚。那么婚后的他们,没有过多的“二人世界”,又有了孩子在中间,马上就进入了柴米油盐的日子。

据民政局蒋常丽科长告知,法律虽然有规定,男方不得在哺乳期和妊娠期对妻子提出离婚,但是80后妇女提出离婚的也大有人在,我们经过调解,也不得成功。离婚理由更是简单,当初结婚是因为孩子,但是现在,为了孩子而离婚。

政策因素一不小心弄假成真

蒋科长说:“之前楼市调控和上调加息政策期间,利用‘假离婚’规避‘二套房’政策的很多。而现今为了拆迁等到更多的补偿,感情很好的两人也会选择假离婚,以获得更多利益,而毫无感情的两人选择假结婚。”

其实,假离婚存在很多的隐患,往往会弄假成真,产生更多的矛盾,假离婚现象的出现,也足以引起社会大众的重视。

人无完人,磨合“不成功便成仁”

都说结婚前看对方怎么看都是完美的,而婚后就不一样了。婚前的不良习气,在婚后的生活中,会一一的暴露出来,如果不改正,就可能会消磨感情,使对方产生厌恶反感,因而导致严重的后果。调查显示,男方的不良习气主要有:吸烟、喝酒、爱打游戏、赌博、吸毒、不顾家。女方的不良习气则是:挥霍金钱、唠叨、打麻将。

“人无完人”是双方给出的解释,但是当对方给你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你要尽量去改正才对,不能把人都应该有缺点当成借口,而放任缺点,甚至放大缺点。

父母“棒打鸳鸯”致离婚

调查指出,不少的80后婚后与父母共同生活。当夫妻两人产生分歧时,部分父母会“护短”,袒护自己的孩子,这样的话,非但没有帮忙化解矛盾,反而会激化问题,使夫妻问题上升为婆媳不和。

80后青年的部分父母迷信算命,因为生辰八字不合而让80后离婚的父母也大有人在。这其实就跟“棒打鸳鸯”一样,也只有在古代可以寻得。这样一出出的闹剧,却在现在的80后之间轮番上演,令人哭笑不得。

家庭“冷暴力”致离婚

大家所知道的暴力,往往是身体上的伤害,而在80后身上所出现的一种暴力,则是精神上的,称之为“冷暴力”。其表现形式多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对方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特别是在夫妻双方发生矛盾时,更为常见。

电视剧《粉红女郎》中刘若英饰演的结婚狂,内心狂热于结婚,而现今的80后,却变成了“离婚狂”。80后们更强调自由,思想解放和自身幸福感,不会更多的想到舆论压力或者其他原因,更不会像之前的“60后”“50后”们一般,将就着白头偕老。

在经历过混乱、自由以及无助后,80后们终有一天会选择回归稳定的家庭,感受家庭的责任与义务,体会到忠贞不渝的含义。

上一篇:普遍性拖延建议检查 专家解读拖延症

下一篇:自由恋爱VS相亲 寻找你真正想要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