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心理

初中生盼抽搐能穿越 专家称因心理晚熟

| 网络转载

抽搐能穿越拒治病 专家称因心理晚熟" src="http://img.familydoctor.com.cn/cms/20140616/201406161149295817.jpg" width=346 height=252>

  认准抽搐能“穿越” 初一男生拒治病

  心理专家提醒:家长不应只注重孩子学习,更要注重培养孩子心志

  “我没病!我不看病!”初一男生小峰在诊室门口大声咆哮,滚倒在地上,任凭医生和父母怎么劝,就是不肯接受检查……

  没人能想象到,这个经常抽搐的孩子拒绝看病,竟然是因为怕耽误自己“穿越”。

  “半年前,孩子就不对劲了。”小峰的妈妈说,儿子常不由自主地抽动。有一次走在路上,小峰突然倒地,失去了意识,然后就开始抽搐,一两分钟之后又恢复了。她吓坏了,想带儿子去看病,可每次都出现本文开头的一幕。儿子不但拒绝看病,似乎每天还在盼着犯病,有时还会自己躺在床上,像在准备着抽搐到来。

  毫无办法的父母只好带小峰看心理医生。在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门诊,经过心理专家刘长辉耐心的沟通,小峰说出了这段话:同学中间流传的《穿越手册》上面说,有一种穿越办法,就是以抽搐、幻觉等为前兆,“说不定哪次我抽了,醒来以后就穿越了。”

  谈到为什么想穿越,小峰说:“学习压力太大了,太枯燥了,生活一点乐趣都没有……”

  在校园里,只要一提起“穿越”,学生们总有着滔滔不绝的话题,交流各自的“穿越”心得,甚至互相鼓励:“只要努力,总有一天会穿过去的。”不仅中小学生,甚至一些大学生也沉迷其中,这让老师和家长充满了担忧。成人眼中消遣娱乐的穿越剧,何以成为孩子们心目中认真构建的理想国?“穿越”成病,到底是谁的问题?各方有不同的观点。

  孩子心理晚熟,家长有责

  心理专家刘长辉说,很多人都说现在的孩子早熟,实际上,早熟只是体现在身体上、获取的信息量上。而在心理上,不但不早熟,且普遍成熟偏晚。这是由于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只注重学习,不注重培养孩子的心志,导致孩子从“穿越”中去找情感上的满足,又无法很好地识别和校验现实与虚拟的界限。

上一篇:女性更易出现心理问题 也更愿意主动治疗

下一篇:如何克服恐高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