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心理

患抑郁症的明星都是如何治疗的 五招预防抑郁症复发

| 网络转载

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成年期遭遇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导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连明星也有可能患抑郁症,那抑郁症能如何治疗呢?

其实很多精神和心理疾病的彻底治愈都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脱离治疗环境后,患者很难保证精神或心理障碍不再出现,所以这类疾病的复发率是比较高的。抑郁症复发率就能有力的证明这个事实,那么我们就任由其一再复发,困扰我们吗?

抑郁症复发率很高,而且复发后,治疗将更为困难。发作1次的患者,复发率为50%;发作两次的患者复发率为75%;而发作三次以上者,复发率高达90%。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既往有过复发,起病年龄较早,抑郁症症状严重者;有家族史、女性、产后、慢性躯体疾病、生活负担重、精神压力大、缺乏社会支持和物质依赖者也属易复发的高危人群。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人们对抑郁症患者总有一些偏见,也不能给病人公正的待遇,反而对他们指手画脚,或是避之不及。面对这样的生存环境,病人很难保持一个平和、健康、愉悦的心态。另外,许多病人的家属没有充分了解治疗的用意,在病情稍有好转的时候就不再严格遵守医生的要求用药,这也会引起抑郁症重新发作。

在此,提供给患者一个信息清单,可大大提高依从性,减少或预防抑郁症复发。

1、每天有规律的饮食起居。

2、未经医师同意不要擅自停药,如果出现什么问题,请及时告知医师。

3、一般不良反应会慢慢减轻,如果你感到不良反应不合理,请及时告知医师。

4、初次服药,需2~3周你才会有好转。

5、当你感到好转时不要停药,否则抑郁症会复发。

以上为大家介绍的五个高招,有抑郁症复发经历的朋友不妨回想一下,您在结束治疗后是否忽视了上述五项内容呢?

上一篇:关心幼年儿童 盘点三大幼儿自闭症的表现

下一篇:只需一分钟 测试你的心理年龄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