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答 > 外科

麻烦谁帮我看看我的化验单.十分感谢

| 2007-07-18
【问题详情】 99年做的二尖瓣置换.每天吃芬兰产的华法令3毫克.快50岁了.今天抽血化验结果如下:
凝血酶原时间 28.6
凝血酶原活动度 30.0
国际标准化比值 2.18
纤维蛋白原 2.97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39.3




帮我看看解释下.
【医生回答】

[1]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为11-13S超过3S为异常PT是血检前状态、DIC及肝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作为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也是临床口服抗凝治疗剂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延长见于:a、广泛而严重的肝脏实质性损伤,主要由于凝血酶原及有关各凝血因子生成障碍。b、VitK不足,合成Ⅱ、Ⅶ、Ⅸ、Ⅹ因子均需VitK。当VitK不足时生成减少而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亦见于阻塞性黄疸。c、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因广泛微血管血栓而消耗大量凝血因子。d、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抗凝治疗。缩短见于:血液呈高凝状态时、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心梗、脑血栓形成[2]国际标准化比值PTR{ISI}参考值为1。0+-0。1ISI为国际敏感度指数,ISI越小{小于2。0}组织凝血活酶的敏感性越高[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正常值为32-43S延长10S为异常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Ⅷ、Ⅸ、Ⅺ、Ⅻ水平,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常用APTT对肝素抗凝治疗进行监控。延长见于:a、凝血因子Ⅷ、Ⅸ、Ⅺ、Ⅻ缺乏b、凝血因子Ⅱ、Ⅴ、Ⅹ及纤维蛋白原减少c、有肝素等抗凝物质存在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多e、DIC[4]纤维蛋白原[FG]参考值2-4g/L增高:烧伤、糖尿病、急性感染、急性肺结核、癌肿、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妊娠、肺炎、胆囊炎、心包炎、败血症、肾病综合症、尿毒症、急性心肌梗塞后减少: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异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严重肝脏疾病

上一篇:胸前(肋骨部分)中心,用手按的时候会有些疼痛

下一篇:室间隔缺损孩子家长的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