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于上周突发头晕和呕吐,躺着会稍微舒服一点,但是睁开眼会觉得天旋地转的发晕,且头晕时双腿无力。现已住院,每天的用药和点滴有:甲磺酸倍他斯汀片、普伐他汀钠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银杏达莫注射液、注射用蛋白脑水解物。患者现双腿可自行移动,但右腿还是稍微有些吃力且平衡感略差。为求进一步诊治,遂网上求诊。病来饮食少,睡眠可,大小便未见异常。
关键是以后要规律用药,同时弄明白一些细节,降低再发脑梗塞风险。 ①拜阿司匹林每天100mg,这是抗血小板药物,对于降低再发脑梗塞有帮助。注意胃肠道不适和消化道出血的副作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服用原则:阿司匹林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在做成肠溶片后,阿司匹林在肠道内吸收而在胃当中不崩解的话,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避免对胃的副作用的发生。所以主张阿司匹林是服用肠溶片,那么肠溶片在空腹时服用,可以很快的通过胃进入肠道,可以避免在胃中的停留时间过长,而减少对胃的刺激。因此阿司匹林最好是空腹,在餐前服用阿司匹林而不是餐后服用,而对服用时间来说,目前没有统一的要求,在早晨吃还是在晚上吃疗效都是相似的。当然有人考虑到阿司匹林作用靶点的酶的代谢活性,认为睡前可能更好,但不是主要的,主要强调空腹。 ②如果服用阿司匹林后有消化道不适,可以加用护胃药一起服用,比如泮托拉唑等。另外一个方案就是换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这个导致的胃肠道不适的概率要低于阿司匹林。 ③当然,因为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有的人存在抵抗(就是服用后抗血小板的作用低,那降低脑梗塞复发的风险就打折扣),如果当地能查基因型是最好的,这样选择用药更有针对性。 ④另外可以加用西洛他唑。西洛他唑这个药物有的患者服用后出现心慌和头痛,因此需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可以早饭后先服用50mg,观察2-3天,如无不适,加量至早饭后50mg,晚饭后50mg,再观察看2-3天,再加成早饭后100mg,晚饭后继续50mg。观察看无不适,最后早饭和晚饭后各100mg。西洛他唑可以和阿司匹林或者硫酸氢氯吡格雷长期联合应用。 ⑤服用普伐他汀的目的是控制血脂的,把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到1.8mmol/L以下。您看下血脂结果,目前低密度脂蛋白还是高了。每个人服用多少的量,看控制血脂水平而定,切记他汀基本不分好坏,能够达标就是好的,即便每天1分钱也是可以的。服用他汀类药物的要点请阅读我的好大夫网站发表的科普文章“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常见的8大误区,快看您中招了吗”。 ⑥另外,因为存在多发的血管狭窄,注意血压要稳定。没有看到您提供降压药物。如果是急性期没有降压,后续需要降压的话,关于血压的管理需要注意以下事情:血压的调控没有一个千篇一律适用于所有人的降压药和模式,根据自己血压的实际情况及用药后血压的控制水平进行量的调整或者服药时间的调整或者不同药物间的搭配。关于血压的问题需要注意以下事情:A:应该测双侧血压,看看双侧是不是不一样,当然两边如果相差不多也是正常的。一般来说,两上肢的差距可以在10到20毫米汞柱之间。如果两边存在明显的差别,要做锁骨下动脉b超检查,看是否血压低的那一侧存在锁骨下动脉病变或者其他大血管病变。这种情况下就以高的那侧为准。B:人体的血压本身也是有波动的。应该是安静状态下测量的血压才是反应自身状态的血压,如果一个人发生了脑梗塞、发生了头晕、发生了感冒发热、发生了腹痛、发生了情绪的不稳定等等情况,均可以导致血压的增高,这种情况下不要着急突然降压,特别是对老年人,对于本身就存在血管狭窄的患者来讲,突然降压会诱发脑梗塞。长时间的血压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短期高一段时间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当然如果过于高并且患者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降压,或者处于急救(比如心脏存在心衰等问题),这种情况下才会紧急降压,但通常应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监测降压。C:大家需要了解血压高和人体不适的关系,很多情况下是头晕等病变产生的不适感,让人体的血压高了,而不是血压高让人体不适了。D:脑梗塞急性期血压不要控制过低,急性期过后,根据所查的血管情况再行稳定降压。E:很多的长效降压药需要服用几天后,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才反映了降压的水平和稳定性,不能服用一天就来评定,就换药,这也时不科学的。 ⑦注意适量饮水。特别是出汗或者腹泻等情况下,保持体液灌注,尽可能减少因因血管狭窄所带来的脑梗增加的风险。 ⑧注意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在服药的过程中,一旦发病要及时到医院,这样才不会错过急性期做重要的脑梗塞溶栓治疗等。